美国洛杉矶时间11月12日晚,成龙身着黑色丝光的长衫,领取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手握小金人的成龙,是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人,也是该奖最年轻的获得者。
回国后,《人民日报》的记者采访了他,他对媒体说,我刚去美国拍电影的时候,美国人不会认同你的动作,不会在意你的想法,你讲话根本没人听,因为中国不是他们的目标市场。
但是,到了今天,他们会在拍片的时候问我,中国人喜欢什么?你觉得这个名字应该怎么改?任何事情他们都要看中国,还是因为中国强大了,中国电影强了,中国市场变成了全球大票仓,我真的很骄傲。中国人讲话没人听的时代过去了。
这就是大国声音。
而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完成大作《大国声音》,此书虽与成龙获奖一事无关,但观点何其相似:在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我们的精神文明、民族气魄也需要极大的提振。于是,《大国声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一书问世。
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的将书看完。我个人能感觉到的,就是两大特点,一是既高大上,又接地气。这是郭教授的风格,他总能将几千年前的名句,与现实结合起来。二是此书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再提炼,属于精髓中的精华。
最近几个月,我读了一些国外的畅销书,当我把这些书与郭教授提到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结合起来思考时,我不禁惊叹:难道国外那些畅销书的作者,都读过郭教授的《大国声音》?都读过中国的孔孟老庄?
例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面还有一句,己之所欲,亦勿施人。那么,我们就可以想想,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施于人呢?答案就是“人之所欲”。也就是他人真正需要的,而这正是《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和另一本书《创新的艺术》两本全球畅销的商业书箱的核心所在。
《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一书中讲创业、创新需要创意,那么创意从哪儿来呢?该书的两位作者来自一家创意策略公司,他们为世界顶级的创新公司和机构服务,他们最后总结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共情(empathy)。
也就是说,企业也要像人一样,打开心门,与他们特别是你的客户建立起深刻的联系,让企业的产品,真正的打动客户,也就是探寻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找准“人之所欲”,而不是开发企业自己认为客户需要的产品。
再如《第三选择》,这本书被称为解决所有难题的方法的书,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他用第三选择解决了很多争端,挽救了很多人,而很多人读完第三选择后终于悟到,第三选择,不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吗?
第三选择不是你赢我输,也不是你我折中,而是创造性的选择达到两方的共同的目标。这与孔子的中庸之道何其一致?难怪著名读书传播人樊登老师说,第三选择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人。
再如《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幸福的密码,实则是在阐述一个“知足常乐”的道理。作者在书中说,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你想要的,与你得到的相匹配。轻松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知足常乐。
其中有一句话颇有味道:除非你觉得悲惨,否则没有什么是悲惨的,同理,除非你知足常乐,否则没有什么能让你快乐!这不是与老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异曲同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也有人说,如其说这些作者都学过中国的传统文化,还不如说,无论东方也好,西方也罢,好的思想、好的方法,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而这些好的思想、好的方法在郭教授的《大国声音》中,都有详解。例如郭教授在谈到仁时,就说,仁从个体真挚的情感出发,注重修已、爱人与安身立命,对超越和克服种种“现代病”具有兴利除弊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常怀仁爱之心,可以缓解人们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物欲膨胀以及网络信息捆绑带来的冷漠、隔阂与冲突。
总之,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立不起来。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传统文化精义,如《大国声音》所阐述的十八个字,正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相信《大国声音》以其独物的魅力,能传得远,传得久。
027 - 88567641
027 - 88567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