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局动态 / 媒体聚焦
书局动态
媒体聚焦: 古老的汉江 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
时间:2020-12-1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海冰

 

  郧县人头骨化石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我们是谁?”

  “我们的祖先真的是来自非洲吗?”

  这些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古人类学家孜孜以求的未解之谜。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曲远河口与郧县人头骨化石的一次邂逅,冯小波与郧县人及史前考古结下不解之缘。30年来,无论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田野考古,还是到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院攻读博士、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攻读博士后,抑或到北京联合大学教授任教,冯小波始终牵挂着郧县人和郧县人生活的那片土地。

  自2011年至今,他从汉江源头出发,顺流而下,沿汉水干流区域徒步约1500公里,从事“汉水流域的古文化调查与研究”,沿途发现了3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搜集石器万余件。

  在中外合作研究中,因史前考古成就突出,冯小波还曾获“摩纳哥公国尼埃三世亲王奖”和法国人类古生物研究所“通讯院士”称号。

  11月25日至28日,“‘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十堰市郧阳区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了北京联合大学“郧县人”课题研究组冯小波教授。

  从百万年前走来,你们是谁

  记者:“你款款从100万年前向我们走来,你是谁?”您在著述《头骨觅“宗” 郧县人头骨发现纪实》引言中如此发问。30年来,围绕这两具头骨化石,开展过头骨复原、脑量测算等很多研究,这些研究都揭示了哪些信息?

  冯小波:1989年,文博工作者王正华、屈盛明开展文物普查时,在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一锄头挖出了一件头骨化石。1990年,省考古所李天元等在此进行试掘,又发现了第二件头骨化石。毕业没多久的我,有幸参与此次发掘。著名考古学家和古人类专家贾兰坡称这两具古人类化石为“国宝”,经与其他专家研究、鉴定后认为,这是距今10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

  2002年,省考古所与武大中南医院合作,用CT扫描仪扫描郧县人头骨,并利用计算机对2号头骨进行三维复原研究,计算出其脑容量约为1065毫升。这比晚约50万年的北京人的脑容量还略大。

  此外,通过眉弓、头骨等体貌特征分析研究,获悉两位古人类生前年龄25岁至45岁之间,性别为一男一女。

  郧县人小伙伴众多,生活“比较滋润”

  记者:第二具头骨化石发掘出土时,还出土了2000余件动物化石、3000余件石器,如此众多的伴生遗存一同出土,增加了郧县人遗址的学术含金量。可以还原一下距今100万年左右的郧县人的生存环境及日常生活吗?

  冯小波:人和环境关系密切,尤其是在远古时期,古人类必须适应自然,并争取改变部分环境。

  郧县人生活的学堂梁子位于汉江左岸、曲远河汇入汉江的河口。通过出土动物化石可知,和郧县人一起生活的动物至少包括6个目、26个种,有武陵山大熊猫、东方剑齿象、中国犀、中国貘、云南马、水牛等。南方和北方动物群的成员同时出现,是因郧县属于中国南北两大动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在秦岭抬升之前,南北区系动物群的成员可以自由迁徙。

  当时气候属亚热带气候,这里位于森林边缘,有少量草原,有水量丰沛的汉江,对远古动物和古人类而言,可谓水草丰美的宜居之地。

  可以想象,汉江边的郧县人生活还算“比较滋润”。女性成员采集野果,男性成员到草原、森林打猎,鱼类、肉类等食物资源比较丰富,这也许就是郧县人脑容量相对较大的原因。

  郧县人遗址是一处提供肉食制品供应的季节性地点,可以看到大量的动物由于涨水被淹死后堆积在一起,之后被流水带来搁浅在遗址上。史前人类碰巧将这些肉制品带回营地,并砸碎骨头吸取骨髓,所以在汉水的两次涨水期间堆积了大量的动物遗骸。

  此外,通过对动物遗骸上人类行为痕迹及出土工具数量综合分析,可以推测,面积约12万年平方米的遗址范围内,当时生活着的古人类约千人左右。

  填补了亚洲古人类演化发展的缺环,完整性、重要性世界罕见

  记者:郧县人遗址自发现之初,就引起国际古人类学界关注。中法学者开展合作考古,研究成果除登上《自然》《人类学》等国际知名刊物外,还进入美国和日本的教科书。郧县人头骨化石为何会引起国际研究者这么大的兴趣?

  冯小波: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非常多,有头骨、有牙齿、有肢骨,但其中少有在世界上引起如此大轰动,主要是因郧县人头骨的完整性、稀缺性、重要性等,非常罕见。

  记者:漫长的人类演化史经历了哪些阶段?郧县人及郧县人遗址的重要性又体现在哪里?

  冯小波:古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人类演化之路上,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其中,郧县人和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都属于直立人,会制作先进的石器,有了简单分工,会使用火。

  著名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李炎贤曾说:“我主持过北京人遗址、贵州观音洞遗址的发掘,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保存这么好的遗址。”他认为,从材料的全面性、丰富程度、可能解决的学术问题等方面衡量,郧县人遗址的重要性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专家们普遍认为,距今100万年左右的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亚洲古人类演化发展的缺环,也为人类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手斧,古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

  记者:“手斧”被古人类研究学界频频提及,您也在学术研讨会上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何谓“手斧”?它到底为何重要?

  冯小波:手斧是两面加工的石器,形制比较规整。远端呈尖状,较薄,根部较厚,较圆钝。在国际旧石器时代研究领域,手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重型工具。

  手斧一度不被中国学界重视,被视作普通砍砸器,但近年随着中外合作考古开展,逐步改变了这些看法。我在很多场合讲过,手斧的出现,是旧石器时代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革命性标志物,类似今天电脑的出现、手机的出现。学界还认为,手斧除了具有砍、挖甚至作为武器等实用功能外,双面加工、具有对称性的手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表明古人类心智趋于成熟。

  记者:在郧县人遗址和中国其他地方,是否有手斧发现?

  冯小波:在中法合作考古中,在郧县人遗址发现了手斧,这改变了西方学术界“旧石器时代中国无手斧”的定论。2002年,中法专家在各自国家还公布了中国古人类比欧洲人更早使用手斧这一研究成果。

  西方有一种“莫维斯线”观点深深影响学术界。该观点认为东亚和东南亚早期古人类制作和使用简单粗糙的石核工具,如砍砸器和石片工具;在西亚、欧洲和非洲地区,早期古人类掌握了更先进的打制石器技术,制作和使用更为精致的石器,如手斧和薄刃斧等。郧县人手斧的发现,对这一观点构成挑战。

  此外,在百色盆地、洛南盆地、丹江口库区发现的手斧标本,表明手斧在中国并非孤见。手斧的出现,应是不同地区的古人类大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生产工具上体现出一定的共性。

  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

  记者:您在著述中提到,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这一判断是否基于您在汉江流域所作的调查?

  冯小波:在“‘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30周年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在距今100万年左右的郧县人遗址周边,还有约50万年前的梅铺猿人遗址、白龙洞遗址,约10万年前的黄龙洞遗址。古人类遗址如此富集,在全国仅有、世界罕见,表明汉江流域以郧阳为核心的区域,堪称人类进化廊道。

  我从事“汉水流域的古文化调查与研究”,徒步在汉水流域从事田野调查近10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达300余处,在电脑上将各遗址点的GPS定位串联起来,真就是一条直观的“廊道”,从旧石器早期、中期、晚期的遗址都有。

  此外,汉江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数量也相当多。楚文化的源头也在这里。可以说,中国100多万年的人类史、1万多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及其发展演变历程,在汉江流域都有所体现。

  地质学研究也表明,汉江比较温和,河道自古至今没有大的改变,适合人类居住。我因此提出“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的观点。

  记者:您曾说,现有研究成果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和非洲迁徙的观点,构成了挑战?

  冯小波:从中国发现的古人类看,从古猿、直立人、智人一直到现代人,在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都可以看出他们在体貌上的共同特征,这有别于非洲、欧洲同时期的,或许可以说明中国的古人类是土生土长的。

  此外,郧县人头骨化石等提取不到古DNA,并未从事相关研究,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和非洲迁徙”观点的科学性,我始终持怀疑态度。

 

原文链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012/02/content_6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