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局动态 / 媒体聚焦
书局动态
图书编辑工作的七大魅力
时间:2016-04-1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tbsj2010

    编者按 对于有意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学子而言,这个职业或许是神秘的、未知的。为什么要做编辑?编辑工作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杜川、杜恩龙两位老师总结出图书编辑工作的七大魅力,并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把这些魅力向我们娓娓道来。眼下正是就业季,应届毕业生正在找工作,希望这篇文章能给选择编辑职业的学生更多信心。

    图为楚天书局2016年编辑招聘会。在招聘会上,编辑工作对应届毕业生有很大吸引力。
 
    编辑工作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工作。很多名人都做过编辑工作,如鲁迅、梁启超、徐志摩、钱钟书、沈从文、莫言、贾平凹、铁凝、金庸、周汝昌等,编辑工作对他们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有些人来讲,编辑工作甚至成了他们的最爱。笔者常常思考,是什么样的原因吸引了这些文化精英从事编辑工作呢?除了宏观上的救国、传播科学思想、传播教育思想外,在微观方面有哪些因素呢?笔者也经常问自己为什么对出版工作如此喜欢。经过长期思考,笔者试着概括出编辑工作的七大魅力。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作者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编辑交际圈就像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能写书稿的人都是高人,编辑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与他们密切交往,很多情况下成为好朋友。我们常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里的君是什么人?是名人、专家、学者。也许我们探索很长时间不得其解的问题,名人、大家的一句话就会使我们瞬间即悟。

    不知是唐朝哪位诗人写过这样一句诗:“文字因缘骨肉亲”,用这句话概括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再恰当不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在《做书》中讲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高贤均的故事,读了让人感动。

    高贤均编了很多小说,其中有一本是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这部稿子在到达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前,被两个出版社退了稿。徐贵祥曾经想把这稿子一把火烧了,就不要了。就在心里很矛盾的时候,他见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的编辑……这样稿子才到了高贤均手里。高贤均在一周后直接给徐贵祥打电话说:“请你来,我要跟你面谈……”高贤均高度评价这部书稿……最后高贤均做了总结,对作者说:“你就照我这个方法改,改完以后我给你做两个预测:第一,这本书可以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第二,这本书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奖很有竞争力。”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两个预测全都正确。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编辑得到了很多知己,而且都是文化界的高人,当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而且这些知己分布在全国很多地方,他们会不断向你传递信心,使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编辑大舞台 等你秀出来
 
    人生、工作都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同的人表演是不一样的。编辑工作也是一个平台,而且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编辑这个平台可以为一个人的发展提供多种机会。编辑的产品是图书,图书是文化的凝结,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很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这个舞台上唱戏,很容易走红。编辑往往因自己编辑的图书走红而声名鹊起;编辑也往往因为编辑图书而见识大增,有些人甚至成为学界巨人。

    山东画报出版社当年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出版社,可是因为其出版的《图片中国百年史》和《老照片》的成功,不仅使该社在全国享有盛誉,而且成就了一批出版人,如汪稼明、刘瑞琳等。汪稼明曾做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现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刘瑞琳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如果没有山东画报出版社这个平台,他们由山东跳到北京将是很困难的。可以说,汪稼明、刘瑞琳都是会唱戏的人,都是充分利用了出版社这个舞台成就图书、成就单位,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有时候,我们努力工作,看似为企业作贡献,其实,我们也在成就自己,也在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汪稼明、刘瑞琳就是很好的榜样。

    好作品层出 成就感倍增

    众所周知,现在出版市场已经进入了策划时代,很多书如果没有编辑的策划,就不能产生。一本书的选题策划要耗费编辑很多心智和劳动,市场调研、编辑审校、封面设计、发行营销等都要求编辑有大量投入,所以说一本书中凝聚的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是很多的,对稿件的修改建议被作者采纳,也会凝聚在图书中。所以,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在书中是很多的,越是这样,编辑的成就感越强。

    当编辑在公交车上、飞机上、地铁中看到人们在捧读他编辑的图书时,他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很有成就感?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一个编辑一年可能要编辑出版好几种书,每种书的出版都会使编辑有成就感,多种图书的不断出版,成就感也会不断地涌现。

    挑战中成长 挑战中成功

    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往往愿意生活中充满挑战,不愿意太过平淡、没有浪花,大家更愿意在应对挑战、战胜对手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我满足,使生活充满快乐。出版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人们为了应对挑战,千方百计策划、编稿、组稿,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随着新的思路的产生,又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又向自己挑战,再去努力实现,再树目标,再挑战自我,再去实现,无限往复,这就是出版人的生命。

    寻找作者是挑战,在13亿人口中要找一个合适的作者,挑战是很大的。

    近代以来有无数人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出版业,他们无怨无悔,有的生活很艰苦,却始终不放弃出版工作,难道说仅仅是因为他们精神高尚吗?难道说仅仅是因为他们富于敬业精神吗?笔者不这样认为。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出版给予他们无限的欢乐与挑战。向名人、专家约稿是挑战,通过反复公关,名人、专家答应写稿,那种兴奋是难以言表的。将图书销售出去也是挑战,发表书评,策划、组织召开图书新闻发布会以及签售、直销等都是挑战。

    足迹遍天下 见多又识广

    编辑的一生不知要认识多少作者,不知要跑多少个地方。一个编辑不会知道自己的全部作者在哪里,随着编辑工作的开展,作者可能分布在全国很多地方,甚至世界各地。

    编辑可以借约稿之便,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游历,从而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编辑的成长,编辑有可能在游历过程中激发了选题灵感,策划出好的选题来。即使没有激发出灵感,也会增加编辑的阅历,丰富他们的知识,对策划、编辑书稿大有好处。

    行万里路也是编辑职业的需要。行万里路的好处:第一,见多识广。第二,视野开阔。第三,走出书斋,接近大自然,接近社会,使自己不封闭,不孤陋寡闻,不固执。第四,阅人无数,知道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交,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

    事业很神圣 社会地位高

    图书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凝结,也是最新精神成果的凝结。编辑是文化发展的推手。长期以来人们将出版图书视为神圣的事业,编辑永远站在时代文化发展的最高峰。人们要出书,就要找编辑谈,编辑是书稿能否出版的定夺人,作者当然要尊重他们的意见。不论哪个行业,只要听说你是编辑,大家都会高看一眼。编辑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即使到一个完全没有朋友的单位办事,对方也不敢小看你,会为你提供一些方便,最起码不敢欺骗你,不敢推托。长期下来,编辑会积累一大批朋友,构建自己的朋友圈,这些朋友遍及各个行业,当有什么事情需要作者帮忙时,就十分便利。

    不断在尝鲜 生活更有趣

    笔者认为出版编辑工作是一个不断给人以新意和趣味的职业,是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当个人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之后,通过作者的撰写迅速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很有成就感的工作。自己通过出版工作可以结交全国知名专家,可以在第一时间聆听他们的教诲,提高自己的学识,于公于私都有利。

    台湾导演李安说:“结束一部电影进入下一个拍片过程,就好像进入另一个世界。”编书也一样,结束一本书,进行下一本的编辑,就好像进入另一个世界,打开另一扇知识的大门。编辑的生活就是这样,工作是常新的,生活也是常新的。

    对编辑来说,一个选题一个思路,永远要关注新东西。当自己经过反复考察,发现某一选题没有人做过时,那种兴奋之情是难以言表的,其兴奋程度可能丝毫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个新选题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作者是新的,题目是新的,甚至领域都是新的,使编辑的生活充满变化,同时也充满乐趣。编辑一般不会在一个选题上耗费一生的时间,在这一点上与学者和专家截然不同。每一个选题都是一扇新知识的大门的打开,编辑可以在其中任意遨游。选题完结后一个或几个知识的大门又打开了。所以很少有编辑厌烦自己的工作,因为编辑的工作常新。

                     
 (作者:杜川   杜恩龙)